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36氪研究院 | 2022年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洞察报告

来源:无线通信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智慧停车主要包含线上和线下两种智慧化路径,目的是让车主更高效地找到车位,完成泊车。线上智慧主要体现在使用线上支付系统进行预先支付、线上结账、获取停车场各类信息等。

智慧停车主要包含线上和线下两种智慧化路径,目的是让车主更高效地找到车位,完成泊车。线上智慧主要体现在使用线上支付系统进行预先支付、线上结账、获取停车场各类信息等。线下智慧则体现为让车主高效、自助停入车位并离场,主要涉及车牌识别、车位引导、反向寻车等多种技术。车牌识别技术是采集车辆动态视频或静态图像对车牌号码、颜色自动识别的技术,用于实现车辆自动计时收费;车位引导技术是智慧停车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超声波车位引导系统或视频车位引导系统,帮助车主快速找到车位;反向寻车技术则通过探测仪对车辆进行监测并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服务器上,帮助车主在大型停车场中快速找到车辆停放区域。相关技术发展为我国停车生态效率改善提供了技术支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信息不对称和基础设施不健全而造成的效率损失,成为我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智慧停车以停车位资源为基础,将无线通信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等多项技术综合应用于城市停车位的采集、管理、查询、预订与导航服务,实现停车位资源的实时更新、查询、预订与导航服务一体化。目前我国已经步入智慧停车3.0阶段,停车场能够实现无人化管理,车主自助完成入库、缴费和出库。用智慧的方式对停车位资源进行统一管控和调度,有助于实现停车位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整座城市的交通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城市数字化治理的发展进程。

我国智慧停车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参与者众多,尚未形成垄断竞争格局。当前,行业内主要有停车设备供应商、安防设备供应商和互联网企业三类市场参与者,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者拥有各自的资源禀赋和竞争优势。停车设备供应商具有一定的停车场资源及用户数据积累,丰富的业务经验及场地经营经验使得其在智慧停车行业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先发优势。安防设备供应商掌握了智慧停车系统所需的多项核心技术,如视频信息采集技术、门禁管理技术等,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互联网企业运用“抽佣”模式进行盈利,依靠“补贴、免费送设备”等营销手段抢占市场、获取用户流量,具有轻资产运营优势,但随融资变难及获客成本增加,此类企业将面临一定的商业变现和盈利挑战。

在利好政策和相关技术发展驱动下,智慧停车已经在我国主要城市实现了规模化应用。2016-2021年间,我国智慧停车行业市场规模稳定增长,由2016年的6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9亿元。同时,以先进智能化泊车系统为基础的智慧停车场已经在超一线及一线城市陆续落地,形成区域范围内的行业示范效应。随着经营模式得到不断验证,用户规模持续扩大,该种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应用推广,智慧停车市场渗透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

未来,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V2X(车联网)、高精度地图等技术发展推动下,智慧停车也将不断升级。目前配备L2 级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已实现规模量产,并不断向 L3 和 L4 级自动驾驶突破迈进。预计有望通过车场协同发展,实现AVP(自主代客泊车),即实现从停车场入口或出口到停车位之间这一区域内的车辆完全自主自动驾驶。车主下车后,通过下达泊车命令,在停车场智能控制中心共同作用下,车辆可自动寻找车位并完成泊入动作,并在之后车主取车时,实现从停车位自动驾驶到指定上客点接驾,全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根据停车信息智能化程度,我国智慧停车行业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智慧停车1.0(基础信息化)、智慧停车2.0(平台联网化)和智慧停车3.0(无人化管理)阶段。目前,我国智慧停车发展已经步入3.0阶段,停车场能够实现无人收费,车主自助完成入库、缴费和出库。

当前,在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以及国内停车泊位存在巨大缺口的背景下,“停车难、停车乱”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城市交通健康发展的一大问题。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智慧停车成为解决我国城市停车问题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务院、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陆续印发了支持和规范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的系列政策。2022年1月,国务院出台《“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国发〔2021〕27号),提出加快智能技术深度推广应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推动智慧停车发展等。2021年5月,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发布《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意见》(国办函〔2021〕46号),提出到2025年,全国大中小城市基本建成配建停车设施为主、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城市停车系统,社会资本广泛参与,信息技术与停车产业深度融合,停车资源高效利用,城市停车规范有序,依法治理、社会共治局面基本形成。多项利好政策落地,使得我国城市级智慧停车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逐渐清晰,为行业发展提供有益土壤。


文章来源:《无线通信技术》 网址: http://www.wxtxjs.cn/zonghexinwen/2022/0513/416.html



上一篇:评测丨TD Tech M40:经典星环设计 开启品鉴之旅
下一篇:东吴证券:给予美格智能买入评级

无线通信技术投稿 | 无线通信技术编辑部| 无线通信技术版面费 | 无线通信技术论文发表 | 无线通信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无线通信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