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线通信技术版面费是多[11/04]
- · 《无线通信技术》投稿方[11/04]
手机厂商“返祖”,只有苹果说不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功能机时代,手机仅是便携式通讯工具,按键大小、排列几乎没有差别,拨号键与功能键尚未区分,功能间亦没有过多选择。当时,消费市场看重的唯有一点——耐不耐摔、硬不硬。
功能机时代,手机仅是便携式通讯工具,按键大小、排列几乎没有差别,拨号键与功能键尚未区分,功能间亦没有过多选择。当时,消费市场看重的唯有一点——耐不耐摔、硬不硬。
翻看过去几年各手机厂商新机话术,除一贯的影像、性能宣传外,越来越多的厂商将重点放在芯片调教、散热系统甚至文化符号上来,为自身的散热方案套上各种华丽的命名,殊不知如遇高压场景,该降频的还是会降频,该发热的还是会发热。
性能、堆料路线走不通,折叠屏似乎成为了唯一的出口。
来源:光子星球(ID:TMTweb) 作者:文烨豪? 编辑:吴先之
随着乔布斯携iPhone进军手机赛道,过往的业态逐渐被颠覆。
消费市场,已然没有了换机的理由,市场从增量转变为存量。这意味着,性能时代已越过波峰,衰退将是下一阶段的主旋律,手机行业随之步入寒冬。
也就是说,在性能时代,外形上的颠覆并不意味着突破,而颇有一丝主动挨打的意味。在此背景下,手机厂商显然更愿意“吃大锅饭”。毕竟身处增量市场,硬软件厂商打好配合便能收割用户。
而随着各种企图在外形上标新立异的忤逆者倒下,手机形态也随之变得清晰,各厂商均向着触屏靠拢,特异的外表趋于同质化。值得注意的是,彼时的同质化并非贬义词,反倒是手机行业逐渐成熟的表现,毕竟时代所赋予的理想模型只此一个。
2008年,小学生阿诚正在课桌下摁着掉漆的方向键,控制着贪吃蛇游向下一个方块,而同桌仅是握住手机左翻右转,画面上的战斗机便随重力而倾斜,这看呆了阿诚。与此同时,手机行业所熟知的一切,也正在发生畸变。
苹果、华为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践行者,前者当下仍靠着自研A系列处理器所向披靡,后者则通过崛起的麒麟芯片实现了贴牌机—高端化的转型。
后来人总习惯性地将诺基亚的衰败归咎于思维固化、未能跟上时代,但实际上,面对苹果、安卓在触屏时代的大举入侵,其并非仅是固守,而是看到了未来,却无法构建它。
01 工业设计时代的兴亡
而存量当头,换机意愿颇低的当下,依旧欠缺应用场景实证,被当作“智商税”的折叠屏却超越5G需求展露出高端增势,或许正是手机行业转舵的信号——当需求溢出,消费市场的喜好将从性能、技术重新回到了工业设计层面。
而这场返祖化演进中,折叠屏或许只是号角,未来,手机战场或许将重新迎来出奇制胜的时代。
显然,面对被引领的潮流,这位昔日龙头仍秉持着过去特异化的逻辑,殊不知技术、市场撑不起其再度颠覆行业的野心,导致其从顶峰跌落,成为了工业设计时代的余晖。至此,手机行业工业设计时代落幕,战场逐渐从设计转移到硬件规格、性能上来。
02 性能时代的同质化哀歌
2006年,三星推出的B600便是此逻辑很好的说明。当时,傻瓜相机尚未退场,卡片机大行其道,市场对影像的需求高涨。在当时的语境下,手机设计仅是技术、功能的重组,于是三星秉持着“加法”,将自家卡片机与手机缝合在了一起,外形堪称奇葩的B600正是由此而来。
市场反馈的刺激下,手机厂商间的战役正式打响,受限于时代,彼时的手机应用场景高度一致,性能无足轻重,因此并不讲求规格参数,厂商更多在用户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业设计上下功夫。技术的迭代升级,则成为了工业设计的基础。
随之而来的,是评价标准的内化与参数化,从肉眼可见的外观转变为显微镜下的屏幕排列方式,以及各式各样的跑分。相较于曾经的外观设计,性能、硬件本身成为了手机厂商竞相争夺的命门。
近十年间,手机市场的故事多围绕性能与芯片展开。
当时,每每有技术成熟,诺基亚的设计部与市场部便会先行讨论新技术可能的应用方向,再投身于产品设计之中。而此类技术决定设计的逻辑也被众厂商依葫芦画瓢,最终催生出众多各式各样的手机。
早期,翻盖、滑盖、直板等形态各异的机型齐聚一堂,开启了工业设计的黄金年代,但随着智能手机时代到来,仅剩的玩家们互相借鉴,风格趋同,手机形态亦变成了人流中清一色的模样。
据悉,B600在拥有千万像素的同时,还能实现光学变焦,在影像层面可谓鹤立鸡群。而其工业设计围绕着影像这一卖点展开,无时不刻印证着前述技术决定设计的逻辑。
根据咨询机构DSCC发布的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折叠屏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222万部,较去年同期增长571%。值得注意的是,此期间华为折叠屏市占率高达20%,仅次于排名第一的三星。
文章来源:《无线通信技术》 网址: http://www.wxtxjs.cn/zonghexinwen/2022/0611/423.html